(批准时间:2022年 批准部门:大连市科技局 主任:纪玉龙)
大连市船舶绿色动力与高效热管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由大连市科学技术局于2022年12月正式批准立项的重点实验室,2023年12月完成试运行审批要求后正式挂牌运营。
IMO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到2040年国际航运业温室气体年 度排放总量相比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争降低80%;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我国提出的目标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指出发展绿色动力船舶对促进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的背景下,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法规要求将更加严格。氢能动力被认为是船舶实现净零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船舶行业以及航运业必须积极采用氢能技术,以满足国内外温室气体减排法规。
重点实验积极应对挑战,聚焦多场景零碳动力船舶的研究,致力于推动并引领船用氢能驱动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氢能制储、燃料电池发电、多能互补推进、氢能安全以及系统重构与增效等领域,为学校“船舶防污染与节能技术”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是“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绿色航运方面的核心力量。实验室旨在构建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绿色船舶动力科研与成果转化高地,将突破面向未来多场景的氢能驱动船舶设计、建造以及营运关键技术,提出氢能驱动船舶动力系统适配性评估方法及本质安全化设计理论,研制面向氢能驱动船舶的大功率船用燃料电池及多能耦合动力系统,构建氢能驱动船舶设计体系和测评规范,进而完成典型氢能驱动船舶商业化示范应用。为氢能等绿色能源技术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奠定关键基础,为行业履约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主要围绕氢能驱动船舶多场景全链条,以期推动并引领船用氢能驱动技术发展,包括氢能制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重构与增效三大核心内容:
方向一:船用氢能制储运技术;
研究内容:船用高电流密度电解制氢、甲醇-液氨重整制氢以及高效固体储氢技术,解决船用氢气的储运问题。
方向二:船用燃料电池技术;
研究内容:适用于不同船用环境的大功率PEMFC、高温HT-PEMFC及固体氧化物SOFC系统,满足船用多场景驱动需求。
方向三: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构型与增效;
研究内容:高效热管理、余热利用、异质能流调控与系统构型、动力数字化等技术,促进绿色动力船舶能效提升与减排。
实验室主任纪玉龙,二级教授,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创新工程支撑专家。
重点实验室自批建以来,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驱动船舶典型关键技术(1.8亿元),成功研制国内首艘百千瓦级甲醇-氢燃料电池动力船“醇氢号”,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在船舶绿色动力技术和高效热管理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众多原创性成果。培养了一批包括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辽宁省“兴辽英才”在内的高层次人才。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并获得了美、日、英及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作为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绿色船舶动力科研与成果转化高地,实验室已成功主办或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技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将为航运业创新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实验室固定成员包含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国际IMO技术顾问,教授、副教授、博士后等专业技术人员等20余名,博士比例达到100%。
方向一负责人,张继锋,教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从事氢燃料制储产业化。
方向二负责人,崔大安,教授,从事燃料电池船用化产业化。
方向三负责人,纪玉龙,教授,从事新能源船舶能源管理。
重点实验室联系人:王哲,wang.zhe@dlmu.edu.cn
![](/virtual_attach_file.vsb?afc=HU4MgfLzfRnN7bnLm-anzl8MllZM4QM7LR-8oz7bM77anRv0gihFp2hmCIa0nkyiMkhkUYhRMRU4U4linlV2nlrRLm9ZUm9ZM4V7L4lsn7nFnRWRUmrfMRWFnmL4M4NJv2bjo4OeoDnOp5l0qIbtpYyPMRCig47DLRC4okbw62o8c)
(以上数据更新时间为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