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时间:2020年 批准部门: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主任:李晓飞)
大连市滨海工程智能监测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由大连市科技局于2020年正式批准立项的市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与中交元洋(大连)桥梁水下检测公司联合共建。
实验室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类市重点实验室,针对滨海交通工程的安全保障与事故防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监测装备的自主研发,助力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的发展。实验室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开放实验室,建立一个高效、开放的研究平台,将围绕滨海工程的安全保障需求,着重解决智能监测与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集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此外,实验室将加强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围绕滨海工程安全管理的需求,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研究滨海工程结构物监测系统、水面船只监测系统、数字航道、风险智能响应系统及主动防撞装置,构建滨海交通工程智能监测和风险评估平台,实现滨海工程的安全评估、预警与智慧管理。设置了四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滨海工程交通基础设施水下结构物智能监测
研究内容:滨海工程结构物损伤智能识别技术、水下河床断面检测及物探方法、水下结构物响应智能监测平台、水上及水下结构监测预警研究。
方向二:重要交通节点水运智能监测
研究内容:航行船舶动态监控及轨迹预测、船舶撞击风险预警及决策响应、三维数字化航道的构建、高精度的滨海结构物-数字航道数字孪生模型。
方向三:近海交通安全智能化防撞系统研发及应急疏散研究
研究内容:灾害场景下多级信号预警-多部门协同决策、滨海工程结构物智能防撞、碰撞损伤综合分析与评估、实时交通优化疏散仿真模拟。
方向四:滨海桥隧工程基础设施智慧管理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建立各类滨海桥隧工程海量实验数据等综合信息数据库,研究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滨海桥隧结构管理养护决策支持技术,构建滨海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管理平台和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滨海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技术。
实验室主任:李晓飞,教授,星空手机版登录入口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博士后。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交通部公路水运注册检测工程师(桥梁+隧道)。主持并参与数项国内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实验室自批建以来,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市及国家级学会(协会)科技进步奖5项。累计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很多被SCI、EI等收录;编写多部专著;获批发明专利十多项;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1人。设有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联系人:张田,办公邮箱:saghb@126.com。
(以上数据更新时间为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