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厅 | VPN | English |

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27

(批准时间:2005年 批准部门:国家发改委 主任:胡青)

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3月18日正式批准立项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10月,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工程中心”运作模式的要求,注册了“大连海大船舶导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8000万元。2008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项目建设(发改办高技[2008]1307号)。项目建设以增强我国船舶导航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重大科技成果的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为任务,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进行建设。至2012年10月,工程研究中心预备期建设项目已全部顺利完成,并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验收。2012年11月16日,被正式授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牌匾。

工程中心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类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船舶导航系统国际发展前沿、面向我国海上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围绕“船舶导航系统”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聚焦该领域技术装备发展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船舶导助航服务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的船舶导航系统科技创新基地。

新时期下,工程中心规划发展成为“前沿科技探索者、高端产业开拓者、国家战略践行者、国际合作引领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系统化布局船舶导航系统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统筹技术创新链和和产业链协调发展,重点开展船舶弹性导航技术、船舶全域通信技术、船舶智能航行技术、船舶智慧监管技术和船舶导航技术应用的创新攻关,培育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船舶导航系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强化中心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建成国家行业科技力量的坚实支撑。

工程中心研究方向涵盖了从船舶弹性导助航技术、船舶全域通信技术、船舶智能航行技术、船舶智慧监管技术与船舶导航技术应用五个重点研究方向。

方向一:船舶弹性导航技术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基于测距模式的陆基导航定位技术、智能多源导航融合技术研究等。

方向二:船舶全域通信技术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海上多模式宽带通信技术、船-岸-星跨视距自组织组网技术研究等。

方向三:船舶智能航线技术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航行环境精准感知技术、全球航路动态规划技术研究等。

方向四:船舶智慧管理系统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船舶交通态势智能分析管控技术、新一代船舶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等。

方向五:船舶导航技术应用

研究内容:重点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船舶导航设备并推进装备规模化应用。

工程中心主任胡青,教授,博导,星空手机版登录入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海上智能通信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中青年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实验室自批建以来,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船舶AIS/GNSS 多源融合定位导航成套技术和装备 2021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船舶全海域自主定位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 2024年),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船载 AIS/GNSS 弹性定位导航成套技术与应用)。

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一种自动识别系统终端设备时钟同步优化方法”,转化金额1520万,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2020年共同成立遨海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世界首台套AIS/VDES R-模式自主定位装备以及国内首套符合IMOe-航海架构的船端自主定位导航智能装备。

搭建国际首座AIS/VDES R-模式示范验证系统平台。

工程中心现有固定人员330人,教授66人,副教授247人,博士比例达到90%。形成了由国家级科技专家、省部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市级高端人才以及其他各类科技人才领衔的多学科交叉创新队伍。

邓硕,办公邮箱:dengs@dlmu.edu.cn

(以上数据更新时间为2024年12月)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

邮编:116026